合肥原位ATR加熱反應系統是一款專為紅外光譜分析設計的精密控溫裝置,采用高精度陶瓷加熱片對硒化鋅(ZnSe)晶體(晶體可選擇)快速升溫至200℃,確保ATR測試過程中溫度均勻穩定(±0.5℃)。其核心優勢在于快速響應、優異透光性及耐化學腐蝕設計,可原位監測催化反應、高分子材料相變等動態過程,并兼容主流FTIR光譜儀。通過模塊化結構與多重安全保護,兼顧實驗精度與設備壽命,是高溫ATR分析的理想工具。
產品參數:
· 加熱元件:高精度陶瓷加熱片,耐腐蝕、溫度均勻性±0.5℃;
· 溫度范圍:室溫~200℃;
· 晶體材料:硒化鋅(ZnSe),透光范圍20,000-650 cm?1(中紅外波段)(晶體材料可選擇);
· 耐壓/耐化學性:耐酸堿(pH 2-12),避免強氧化劑接觸;
· 接口兼容性:標準FTIR光譜儀接口(如Nicolet、Bruker、PerkinElmer等主流品牌)。
產品優勢:
1、高精度控溫
PID閉環控溫技術,確保反應溫度穩定,避免因溫度波動導致的實驗數據偏差,尤其適合動力學研究。
2、快速響應與均勻加熱
陶瓷加熱片直接貼合ZnSe晶體,熱傳導效率高,溫度分布均勻,避免局部過熱損傷晶體。
3、材料兼容性強
ZnSe晶體在中紅外波段透光性優異,且加熱系統設計避免污染樣品,適合復雜樣品分析。
4、長壽命與低維護
硒化鋅晶體硬度高(莫氏硬度2.5),加熱片與晶體模塊化設計,便于清潔或更換,降低耗材成本。
應用場景:
01 高分子材料研究
F.H. Liu, S.S. Yao, K.J. Huang. et al., Electrochem. Nat Commun. 2025, 16, 4423
(1)原位表征與實時監測:實時監測材料在加熱過程中的結構變化(如結晶、取向、相變等)。揭示材料在高溫下的分子動力學行為,為高分子材料的熱穩定性研究提供關鍵數據。
(2)固化反應監測:環氧樹脂/聚氨酯固化,通過實時追蹤紅外特征峰(如環氧基團915 cm?1)的消失,量化固化程度,優化固化溫度和時間。
02 熱化學研究
A. Niidu, H. Grénman, K. Muldma, et al.,Front Chem Sci Eng. 2022, 4,590115
(1)溶劑化效應與相變:升溫過程中觀察氫鍵網絡變化(如聚丙烯酸中COOH二聚體的解離),關聯溶劑極性對分子構象的影響。
(2)液態反應機理:例如酯化反應,跟蹤酸(1710 cm?1)和醇(3400 cm?1)峰的減少及酯鍵(1735 cm?1)的形成,確定反應速率。
(3)藥物與食品熱穩定性分析:藥物活性成分(API)的熱降解過程監測,如檢測酰胺鍵水解或氧化反應。食品中油脂氧化時過氧化物或醛類生成的紅外特征峰(如1740 cm?1處的C=O峰)變化。
03 降解/分解研究
P. Marasovi?, M. Puchalski, D. Kopitar. et al., Electrochem.Sci. Rep., 2025, 15, 11986
(1)分解路徑解析:例如聚乳酸(PLA)的分解,從端基水解(酯鍵斷裂)到主鏈無規斷裂,通過不同溫度下的產物峰(羧酸/烯烴)推斷機理。
(2)阻燃材料評價:實時檢測磷酸酯類阻燃劑生成焦炭層(P-O-C峰)的過程,與熱重分析(TGA)數據互補。
(3)動力學分析:結合Arrhenius方程計算活化能,區分不同催化體系的影響。
(4)環境科學分析:微塑料在加熱時的裂解產物鑒定(如釋放的烴類氣體);土壤中有機污染物(如農藥)的熱降解路徑分析。
04 生命科學領域
G.J. Ma, A.R. Ferhan, J.A. Jackman. et al., Commun. Mat., 2020, 1, 45
(1)蛋白質構象用于熱穩定性研究:跟蹤蛋白質二級結構(α-螺旋、β-折疊)的變化,解析熱變性過程;或用于研究抗體、酶、疫苗熱穩定性,優化保存條件。
(2)病理組織熱誘導變化檢測:比較正常的病變組織(如腫瘤、動脈粥樣硬化斑塊)在加熱下的光譜差異,通過脂質/蛋白質比值或者構象變化輔助病理診斷。
(3)核酸變性研究:分析DNA/RNA在升溫時的氫鍵斷裂(如磷酸二酯鍵~1240 cm?1的變化),優化PCR引物設計或研究核酸-藥物相互作用。